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科研工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品味生活——纤维艺术作品欣赏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12   点击次数: 【字体: [复制链接]


罗蓉

宜宾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壁挂艺术的创新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迅速的提高。尤其是在表现形式方面,出现了从具象到抽象,从平面到立体,从室内到室外等富于创造性的纤维艺术作品。通过对纤维艺术概念、特点、发展历程的介绍,结合纤维艺术作品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视野。

关键词:纤维艺术、材料、功能

 

1 纤维艺术概述

纤维艺术是一种极其高雅的艺术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在艺术世界中独树一帜。

1.1 纤维艺术的概念

纤维艺术是以天然的动、植物纤维(丝、毛、棉、麻)或人工合成纤维为材料,用编织、环结、缠绕、缝缀等多种制作手段,创造平面、立体形象的一种艺术。纤维艺术形式是以材料分类来定其名称的,它是属于一种材料的艺术。

纤维艺术包括传统样式的平面织物(壁挂)、现代流行的立体织物(软雕塑),以及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用各种纤维材料表达造型语言的织物作品。

1.2纤维艺术的特点

1.2.1 多样的创作材料

传统的壁挂作品主要以自然纤维材料进行创作,如棉、毛、丝、麻等传统材料;后来发展到引进木、竹、人造纤维等材料的运用;现今纤维艺术中,金属、塑料、纸张、橡胶等新材料,乃至“现成品”布料等亦参与其中,总之,纤维艺术材料无所不用、无所不包。

1.2.2 追求材质之美

纤维艺术是一种材料的艺术。不同的纤维材料具有不同的弹性、自然形态、光洁度和质感,存在着粗与细、糙与滑、直与曲、杂与纯、明与暗、轻与重的不同特性,能对视觉形象和感情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正确地运用材质的特性和对比关系可以激发欣赏者各种感情,给欣赏者带来丰富的审美感受,这正是纤维艺术魅力所在。因此,发现材料的自然之美,并加以创造,成为现代纤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1.2.3 多变的工艺手法

现代纤维艺术手法已不再局限于编织、环结、缠绕、缝缀、拼贴,许多艺术家将染、绘、喷、印等工艺手段,甚至将科学技术引入到纤维艺术的创作领域,特别是利用电脑织机为创作工具,能使不同种类和色彩的线进行叠加与覆盖,产生传统工艺无法达到的多层次的微妙的变化,使织物在肌理和结构方面展现出无尽的想象力。

1.2.4多种功能性

纤维艺术是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其特定材质的运用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使纤维艺术独具平面性、立体性及空间性等诸多造型特点。而纤维材料质地本身所具有的物理性与化学性,又使纤维艺术作品具有御寒、保暖、防潮、吸光、隔音等功能效用。

在现代室内装饰中,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纤维艺术作品,烘托着人与建筑环境的和谐氛围,显示出视觉美和触觉美的装饰与艺术的魅力。其充满自然气息的材料质地和手工编织的韵味情调,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纤维艺术是现代建筑中最温暖人心的艺术,是体现材料美、工艺美和功能美的一种艺术。

 

2 纤维艺术的历史与现状

2.1 传统样式的形成与发展

壁挂作为纤维艺术的平面表现形式,在欧洲被通称为高比林(GOBELEN)。它以天然纤维毛或棉作经线,用彩色羊毛为纬所织出的富于装饰性的双面织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手工纺织技艺。约在4千前,埃及和巴比伦就有了羊毛编织壁挂。现存最早的实物是公元前15世纪埃及人留下来的,织造技术和现代的高比林工艺十分相近。在南美秘鲁、智利,北欧挪威、瑞典等国,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织物。

中国织物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早在汉魏时期,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人们已经在织制毛布等粗毛织品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富于装饰性的精毛织物。现藏于英国皇家博物馆的一块在新疆古楼兰遗址中发现的汉代《奔马》缂毛,是迄今为止出土文物中年代最早的一件通经断纬织物。彩色纬纱奇妙地缂织出奔马和卷草花纹,体现出汉代新疆地区的纹样风格和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汉代不仅有通经断纬的缂毛壁挂,而且还有用“U”和“8”形打结法织成精美图案的栽绒毛毯。到了唐代,用缀织法织制成的具有绘画内容的缂丝,创造性地拓展了古代织物艺术的表现领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的壁挂艺术从中世纪开始,在欧洲各地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公元1200年前后,西欧的教堂里出现了很多具有东方风格的丝织壁挂。与此同时,织物与绘画相整合的壁挂织造工场,相继在法国和比利时等国建立,并不断扩展其规律。许多一流的画家和宫庭画师同时也是壁挂的设计者。他们根据教堂、城堡及其它各种建筑的不同环境特点,创作出各种规格的壁挂作品。这些大型壁挂作品既有防潮、御寒、保暖等多项实用功能,又具绘画性、装饰性、纪念性的欣赏价值。

12至16世纪初期,是壁挂发展的黄金时期,壁挂已成为教堂和城堡中大面积石壁上最重要的装饰品。其表现内容比较广泛,除以宗教为主题之外,还展现了贵族欢宴、骑士狩猎和田园牧歌等生活场面。宗教性、世俗性、绘画性的叙事诗般的作品设计,加大了制作的技术难度,有力地促进、提高和升华了壁挂的技艺水平。这一时期产生了以《奉告与祈祷的启示录》为代表的许多壁挂经典之作。《启示录》由法国宫廷画师设计,巴黎壁挂名匠制作。这件高6米,全长140米,耗时惊人的巨型作品,是法国现存最古老、最大幅面的壁挂。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设计者将众多的神与人的形象和繁杂的景物、植物自然而完美地融于一体。构图上的疏密聚散、人物神态的精微刻画,以及色彩的冷暖对比、虚实变化等各方面的处理,既借助于绘画的丰富表现力,又突出了壁挂的独特装饰魅力。西方美术史家认为这是一件可与同时代的绘画、雕塑相提并论的杰出艺术品。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乃至近现代,许多经典壁挂作品都出自于画家和匠师之手。他们追求绘画性,尤其是追求油画般的画面效果。

2.2 走向“多元化”的时代

法国著名设计艺术家让.吕尔萨是第一个把现代设计观念和新的装饰性带到纤维艺术领域里去,把现代艺术和传统壁挂技艺相结合,而使壁挂以新面貌出现于国际艺坛的。他的创新精神,给古老的壁挂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壁挂融合绘画、移植绘画的单一样式。吕尔萨以现代装饰的造型、色彩及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丰富和强化了壁挂艺术的表现力,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

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在吕尔萨的倡导和影响下,壁挂艺术的创新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迅速的提高。尤其是在表现形式方面,出现了从具象到抽象,从平面到立体,从室内到室外等富于创造性的纤维艺术作品。

吕尔萨对于现代纤维艺术的贡献,除了他的创作影响外,还有他一生中为纤维艺术的发展所做的大量组织活动。30年代他在法国的奥比尤圣开设现代高比林作坊,吸引了很多画家、设计家投身于纤维艺术事业。60年代初,他又在瑞士洛桑创建国际传统与现代壁挂艺术家、美术评论家、艺术品经纪人和美术爱好者们提供了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参展作品,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个性,不断扩展着纤维艺术的审美与表现领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纤维艺术从60年代开始走向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许多纤维艺术家在探索壁挂与绘画的融合、织物与雕塑的构成以及纤维艺术与建筑空间的综合表现力等方面,显示着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格鲁吉亚著名壁挂艺术家基维.堪达雷里是继让.吕尔萨之后,为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做出不懈努力的又一位探索者。他从青年时代投身于壁挂事业创作,30多年来一直潜心于高比林的创作、研究与教学工作。基维教授认为艺术家的壁挂创作必须要有织的感觉、线的感觉。他以熟练的编织技艺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在经线与纬线的交织运作中不停地思索,绘画性的表现形式与变幻莫测的编织技巧密切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基维教授的代表作品是《彼罗斯曼尼之梦》,这是一幅具有世界影响的杰作。由于基维教授的壁挂作品完全采用欧洲高比林技艺,并且独树一帜,因而被国际艺坛称之为“高比林之王”。

保加利亚纤维艺术家瓦尔班诺夫.万曼是国际著名软雕塑家,50年代曾在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攻读染织美术专业,学成回国后专门从事软雕塑创作30余载。他在传统编织的基础上,重视纤维材料并运用构成设计原理,将织物扩展至现代建筑空间及雕塑领域中,从而促进了纤维艺术的形式与编织技术更自由的发展。70年代至80年代万曼先后在法国巴黎和中国杭州创办纤维艺术工作室,并创作了许多平面揉和立体、具象融汇抽象的壁挂和软雕塑作品。

当现代纤维艺术在欧洲各国蓬勃兴起之时,让.吕尔萨创作风格继承者的作品深深地打动了美国人,吸引美国艺术家也潜心探究纤维与编织的种种表现形式。像葛哈特.诺代尔与辛西亚.薛拉这样的艺术家都是在传统织物的领域中,致力于技术的改革与创新。他们在纤维艺术领域里都有艰辛的创作史,并勇于接受新技术的挑战。而其它画家及雕塑家则利用现代壁挂和软雕塑来拓展他们的视觉语汇。他们透过传统的技艺探索最现代的课题,促使观众同时关注到织物及观念的本质。这两种趋向都对当代壁挂和软雕塑运动的深入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诺代尔的代表作是《新日子的守护神》,利用当时的工作技术——织布机,拓展现代纤维艺术的领域,将大型织物作品拟人化,并展现了他的关注面。辛西亚.薛拉以其充满感性的、印象主义的作品而闻名于世,她利用电脑创作更加细致精密的织物作品,代表作有《湖雨》等。

曾在50年代就读于耶鲁大学的希拉.席克斯,是从研习古代织品并使用织机制作小幅织品的探索中发展出缠绕技巧的。多年后,她因这类缠绕垂直的瀑布状丝质壁挂面而一举成名。她从60年代开始走上美国纤维艺坛,创作了许多重要的如大型建筑般的壁挂及织物构成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席克斯在编织构成中打破了传统织物的长方形框架,开始突破传统的方式处理材料。代表作有《亚麻与丝绸的组合》系列,以使用放大的照片作为织物设计图稿而闻名的海伦娜.贺瑞玛克,用瑞典羊毛线作经线,亚麻及棉线为纬线,以厚薄粗细不同的线在织布机上交织制作壁挂,使图象、材料与织作过程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她的作品多为大型壁挂,大都是为某一特定的建筑物内作为永久性陈列而织作的。

西方现代纤维艺术家通过相互联系与影响,不断展示自己的研究与发现,使古老的织物艺术走向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不论是平面形式的壁挂艺术,还是立体形式的软雕塑艺术,以及建筑空间中的纤维构成艺术等,都是随现代艺术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

2.3 现代纤维艺术在中国

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现代纤维艺术在中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很多画家、工艺美术家及艺术院校师生纷纷走进壁挂和软雕塑的新领域。首届“中国壁毯艺术展”、“软雕塑艺术展”、“袁运甫壁毯艺术展”、“88年壁挂艺术展”、 “上海现代纤维艺术展”等等,先后推出了一些带有标志性的作品。作为中国当代壁画艺术运动实践者之一的袁运甫教授,代表作是壁毯《慧星回归》。

著名染织艺术家温练昌教授是“88年壁挂艺术展”的主持人和主要作者。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地毯与壁挂艺术的教学、研究和设计工作,并经常深入织毯工厂实践,对纤维材料和编织工艺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壁挂作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羊毛纤维的材质、色泽、光感等特性,注重发挥栽绒、簇绒、混线交织各种技艺特点,使作品具有特殊的,其它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表现力。代表作有《野菊》、《美人蕉》等,是充满自然情调和编织韵味的典型之作。

在染织艺术设计教学和敦煌图案艺术研究方面成绩斐然的著名美术教育家常沙娜教授,对现代纤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同样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她邀请格鲁吉亚著名壁挂艺术家、第比利斯美术大学教授基维.堪达雷里来华讲学,并为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88年壁挂艺术展”撰写前言。她积极支持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开设纤维艺术设计课。同时,她自己也身体力行,在将不同题材的设计构思转化为壁挂作品、开发纤维艺术的表现语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深入的探索。代表作有《葵花》、《玉簪》、《虎皮掌》等,采用缂织工艺与自然、明快的色彩来表达花卉形象的宁静与温馨。

中国软雕塑艺术的兴起,应该说与国际著名纤维艺术家瓦班诺夫.万曼的努力是分不开的。80年代初万曼来中国讲学,并在浙江美术学院创办工作室,为中国培养出第一批软雕塑艺术家。他通过举办个展、联展的方式,推动和促进了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为中国纤维艺术家的作品能够首次参加国际壁挂双年展,走向世界艺坛做出了积极地贡献。在他的艺术风格影响下,杭州、上海、北京及其它地区的一批青年艺术家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广泛采用丝、毛、棉、麻、竹、藤等天然材料,同时了加入了化学纤维、合成金属、塑料、金箔、铁丝等现代辅助材料。

从90年代初开始,基维.堪达雷里先后于1990年和1991年两次来华讲学,并直接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染织美术系毕业设计导师。在他的教学与创作影响下,很多青年教师和应届毕业生学生投身于“作坊”式的壁挂创作环境之中,甘当工匠,积极探索并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不断体悟和发现高比林编织的艺术语言。古老的欧洲高比林之花通过基维教授的播撒,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开放,深受艺术家、建筑师、美术评论家和美术爱好者乃至更多的人的喜爱。

无论是从美化生活的角度出发,还是以纯艺术为目的进行创作思考,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必将促使纤维艺术走向更加多元化的新天地。就现代环境艺术的综合发展而言,纤维艺术的多种材料及手段的兼容并蓄,在主观想象、夸张变形、意象构成、材质特点与综合性的艺术语言方面,建构了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理想境界。

 

 

 

———————————————————————————————————————报告人简介罗蓉 女 1968年11月生,四川合江人,1991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作国内访问学者。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纤维艺术委员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宜宾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党总支副书记。

报告时间2012年12月10日


copyright @ 2024 yibin university . Allrithg recesived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 宜宾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邮编:644000 电话:0831-3545037